浙江医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做法,国务院点赞中国经济网 [复制链接]

1#

今天(29日),国务院督查办公室公布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并予以表扬。通报中提到,有关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经验做法,激励各地区各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推动形成开拓创新、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有关地方典型经验做法通报如下:

一、北京市做实做细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配套实施细则;组建营商环境民营企业家监督员队伍,开展营商环境社会化、常态化、精细化监督;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改革,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测绘,推行竣工联合验收;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对网约车、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97%以上,构建综合性“好差评”评价和结果反馈应用机制。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得分78.2分,相当于全球第28位。

二、北京市建立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北京市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工作基础上建立完善“接诉即办”机制,以市民热线平台为主渠道,整合全市51条热线资源,将全市16个区、个街道乡镇、市级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全部接入热线平台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市民服务热线平台,开通企业专席;实行诉求直派,限时反馈;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将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作为全市各级考评指标进行排名通报。热线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了诉求反映的直通车和营商环境的观察哨,市民热线满意率大幅提升。

三、北京市出口退税全程网上办理和实地核查容缺办理成效明显。北京市自年4月起实行出口退税全程网上办理,截至年10月累计网上办理退税.4亿元,占全市同期出口退税额的98.3%。将新办出口企业备案等4类62项出口退税业务全部纳入网上办理范围,实现企业出口退税业务从申请备案到完成退税的闭环网上办理,退税审核时间平均减少30%。推行实地核查容缺办理服务,对风险可控的出口退税业务,税务部门为企业先行办理退税,事后再补办实地核查手续。截至年10月,多家企业约.8万元出口退税款先行到账。

四、河北省石家庄市打出金融“组合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石家庄市通过开辟企业绿色通道、建立企业名单推送机制、提高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额度等措施,强化指导引领;组织线上线下等多样化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授信余亿元,贷款投放到位金额.9亿元;成立专班、指定专人,与20余家企业专项对接解决融资问题。市政府先后与8家银行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争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专项信贷资金0亿元,截至年10月,累计签约.7亿元,投放到位.8亿元。

五、河北省张家口市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张家口市发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独特优势,编制完成《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年)》,配套出台支持措施、安全监管等一揽子政策。建立绿电消纳新机制,降低制氢用电成本,推动项目加速落地,保障冬奥会绿色出行需求。推进制加储氢设备制造、氢能整车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配套,年产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和16个产业链项目已落地,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辆,氢能示范应用国内领先。产学研用一体推进,创建张家口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获批建设国内首家省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

六、河北省唐山市开展“春雨金服”行动助企惠企。唐山市自年2月起在全市金融领域开展“春雨金服”行动,以推广应用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总抓手,坚持各类银行机构协同上阵,综合运用扶持新增、稳贷续贷、展期延期、优化调长、降率减费、协调缓解等“六个一批”措施,全力保障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截至年10月,推动取得授信规模亿元,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六个一批”需求近1.3万家次,发放贷款金额超过亿元。银行贷款业务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37%,较年初下降0.75个百分点,提升了金融服务质效,赢得企业广泛赞誉。

七、黑龙江省坚持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黑龙江省充分发挥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等粮食生产优势,坚持“藏粮于技”,发布《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汇编》,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模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农业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累计线上发放贷款超过亿元,服务农业经营主体15.4万个。创新“生产托管+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粮食银行”等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多万亩次,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3亿亩,种植成本逐步降低,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哈尔滨市率先在全国推进信用立法,制定《哈尔滨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出台了全市政务、个人、电子商务实施意见等多项制度,初步形成层级清晰、覆盖较广的信用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公布政务服务事项项,出台“三个办法、一个细则”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22个街道(乡镇)实施政务诚信试点。推出“承诺即开工”改革举措,在企业投资项目领域及哈尔滨新区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事项中核查信用26万余次。扶持激励守信企业,其中“银税互动”支持多户企业贷款19.4亿元。

九、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施零售药店“证照联办、许可合一”做到准入即准营。齐齐哈尔市自年1月起实施零售药店审批改革,在全国首创将《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1照4证的申请材料整合为1套申请材料,申请要件由原来的41个合并精减至9个;实施零售药店许可“告知承诺”审批,实现了零售药店证照可一次办理、立等可取,做到准入即准营。截至年10月,全市共为零售药店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个,其中新设个、变更个、延续90个。

十、上海市为新设企业免费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积极拓展相关应用领域。上海市通过打通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实体印章信息系统,为新设企业免费同步发放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在政务和商务领域应用,企业在申领税务发票、办理员工“五险一金”等环节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全程办理相关业务。企业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后,即可在线认证企业身份、在线签署合同文件。截至年10月,全市已有21万户市场主体通过手机下载领取了电子营业执照,16.7万户企业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扫码登录各类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

十一、上海市推出线上“点单式”服务平台便利企业申领就业补贴。上海市年4月底上线“点单式”服务平台,方便企业了解各类就业扶持政策及办理相关事项,进一步推动各项惠企稳岗政策落地。企业登录后就能看到可享受的就业扶持政策,在菜单中直接点单“一站式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截至年10月,已有1.3万多家企业通过平台在线办理了1.4万次就业补贴申领业务。

十二、上海市徐汇区运用“一网统管”平台实现精准救助。上海市徐汇区通过“一网统管”平台,以公安实有人口数据库、测绘院GIS地图、民政“数据海”为底层数据,汇聚人社、残联、医保等14个领域1余万条数据,形成大民生数据池,分类标注45项个人和家庭属性标签。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和大数据比对,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将相关信息纳入城市网格运行平台,形成工单推送到社区,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核查并提供帮扶方案,实现“政策找人、送政策上门”,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智能、精准的救助服务。

十三、江苏省大力推动公共资源领域“不见面”交易。江苏省通过理念创新、流程再造、系统改造,推进互联网与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面、系统辅助评、结果快递送、过程全留痕”的“不见面”交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不打烊”。同步深化市县一体化改革,统一管理体制、信息平台、规则制度、运行机制,促进交易环境再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采用机器特征码识别、投标文件雷同性分析等技术,有效打击围串标、借挂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年1—9月,全省共实施“不见面”交易项目宗,节约投标人成本近9.58亿元。“不见面”交易项目中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平均每个标段投标单位从7家增加到13家;外地企业参与投标占比从29%增长到38%。

十四、江苏省常州市打造智慧“五云”就业服务新体系。常州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构建了针对性、实用性兼备的智慧“五云”就业服务新体系。通过数据整合对接,快速精准锁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对象,实现“云降福利”稳定企业职工队伍。打造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经办服务,实现“云端服务”免去办事后顾之忧。建成智慧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平台,打造“永不下线”的招聘服务,实现“云集资源”促进就业供需匹配。推出覆盖技能培训全业务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云平台”,实现“云上学习”助力职业技能提升。依托数据筛选和信息审查,及时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困难补助金等,实现“云梯帮扶”保障重点群体生活。年1—9月,全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45亿元,超过前5年金额总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48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7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均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十五、江苏省苏州市开发“政策计算器”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苏州市开发“政策计算器”,整合集成惠企政策5余条,按照产业、层级、部门、支持方向等维度进行分类、图解,建立与企业相匹配的申报条件数据库。收集完善企业信息,形成企业画像,运用大数据算法将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得出智能匹配报告,实现政策精准推送。自“政策计算器”上线以来,共有1.2万家企业注册使用,进行了约1.5万次匹配,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年1—9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8.7万户,同比增长28.8%;为企业累计减税.68亿元,减免重点科技企业所得税.5亿元,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共.24亿元。

十六、浙江省构建“一图一码一库一平台一指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制。浙江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一图一码一库一平台一指数”,形成“本土+输入”的立体化防控网络。依托“疫情图”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健康码”实现一次申报、动态管理、跨域互认,“重点人员管控数据库”实施“大数据+网格化”最小单元隔离管控措施,“浙江省入境人员健康信息预申报平台”精准标识境外来浙人员涉疫风险,“精密智控指数”对各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多维度的指数化评价。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建成精密智控疫情防控调度指挥平台,覆盖发热门诊和核酸采集信息,以及口岸异常症状送医、特定药品销售、冷链食品检测等数据,实现智慧化多点触发预警、智能化流调和防控救治资源即时调度;实施冷链“首站赋码”,对进口冷链食品从首站到末站“一码统管”,形成从入浙源头到商超销售再到消费者末端的全环节定位体系,对全方位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七、浙江省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审批时间。浙江省将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主项从59项压减至48项(含竣工验收等环节),子项从项压减至项;印发改革工作指引和负面清单,将政府各部门职责、权力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减少审批事项、优化重组审批过程,推动政府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全省投资项目事项%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应用“三个电子”(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电子归档)、%全流程覆盖省市县三级部门。通过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将多个系统审批集成优化为一个系统审批,审批申报材料减少50%以上、审批环节减少20%以上、中介费用减少30%以上。

十八、浙江省杭州市依托“城市大脑”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杭州市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与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依托杭州“城市大脑”,联通横向各部门、纵向各层级数据接口1.09万个,协同政府、社会等信息系统个,支撑共享数据亿条,日均协同数据2亿条,开发交通、就医、停车、应急等11个领域48个便民惠企应用,形成了舒心就医、便捷泊车、欢乐旅游、畅快出行、民生直达等典型场景应用。通过打造在线行政服务中心,将个政务服务事项合并为75项“一件事”,材料精简46%,时长缩短61%,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九、福建省构建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绿色领跑”。福建省建立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集成省级60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通过构建在线办事审批、预警提示、帮扶指导、环保超市、整改互动等全链条“管家式”服务,提供线上“屏对屏”演示、“手把手”指导,企业通过一个平台、一次登录、一次填报,就可以完成想办、需办的环保业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平台共提供服务信息50余万条,为4多个项目提供审批服务,实现对全省93医院和9个处置单位涉疫医疗废物的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指导企业整改问题0多个,全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7.9%。

二十、福建省创新“”稳就业工作法保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福建省创建一套“任务下达、权限下放、资金下沉、政策松绑”稳就业政策体系,由省里定框架和标准上下限,资金打包下达,并授权地方制定本地化政策。坚持稳定岗位和扩大供给“两手抓”,援企稳岗行动惠及企业26.94万家、稳住.66万个就业岗位,采取有效行动带动增加约25万个就业岗位,计划—年每年从省级就业补助资金中,统筹万元支持劳动者创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