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www.wangbawang.com/m/摘要
五一黄金周之后,全国各地的生产经营复苏明显,尤其是商贸服务业的消费规模开始企稳回升,人们的投资理财、消费购物分期等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同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办理金融业务的线上渠道主要是手机银行App。鉴于此,零壹智库本期为您展现哪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竞争力最强。
√手机银行经营成果评选指标。围绕银行业披露的年报,选取累计用户数、日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交易笔数与交易额等4项指标,综合评比App的市场竞争力。
√39家商业银行入选研究范围。本文选取的手机银行研究对象,包括36家A股上市银行、3家未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与渤海银行)。基于数据可得性,披露年度手机银行用户数据的银行机构合计为24家。
√工商银行总排名第一,江浙地带多家中小银行领先。从排名结果来看,工商银行稳居业界首位,同时农业银行的交易规模、交易量实现“双第一”。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两家的用户活跃度超过了部分国有大行,而华夏银行的累计用户数为.09万户,不到兴业银行的50%,处于落后位置。在中小银行之中,江浙地带的多家城商行排名靠前,其中江苏银行年报指出“月活客户数排名城商行第一位”,并且该行的累计用户数也排在中小银行首位。
出品|零壹智库
作者|李薇
回顾年,从数据展现结果来看,我国手机银行的用户活跃度前50名单中,民营银行仅有2家头部机构,即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并且排名靠后。综合而言,手机银行的业态分化明显,如今已发展为银行业重要的数字金融生态服务平台。
有关手机银行的发展进程与业界排名座次,此前零壹智库曾发表过下述两篇文章,以供业界人士参考借鉴:
《手机银行哪家强:建行用户活跃度最高、招行两款App赶超四大行》
《手机银行年上半年排名:工行总量第一,建行活跃户多,招行两大App追赶国有行》
另外,从4月29日开始,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与中国零售金融智库联合推出“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TOP”榜单评选,覆盖更多商业银行,并从用户规模粘性、日均启动使用、商店口碑评分、产品功能体验四大维度,全面展示手机银行的竞争力。目前评选正在案例征集阶段,完整榜单将在6月中旬发布,欢迎扫码了解详情和报名。
一、研究结论:国有大行居首,江浙中小银行品牌竞争力凸显
本文选取有关手机银行的4项指标,即累计用户数、日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交易笔数与交易额,系统研究了我国主要银行旗下的手机银行App综合排名情况。整体来看,涵盖了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与注重科技创新的一批中小商业银行。
(一)综合排名结果:年我国手机银行竞争力比拼
从下表展示的结果来看,国有大行的4项指标排名均居于业界前列,尤其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农业银行这三家,相对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同时,从日、月活跃用户数的表现结果看,招商银行与平安银行这两家则超越了部分国有大行,展现出零售金融的转型成效。
表1:年度手机银行四项指标的综合排名结果
资料来源:上市银行年报,零壹智库
说明:
(1)由于手机银行披露数据信息主要集中于年报,并且各家银行统计口径不一、将旗下多款App的用户规模进行合计统计数据现象,因此部分银行未公布累计用户数、交易笔数与交易额两项指标。下文中,零壹智库详细披露具体每一家银行的4项指标数据,在此不再赘述;
(2)手机银行APP的日、月活跃用户数两项指标,由于多数银行尚未在年报中披露,因此本文统一选取易观千帆发布的年度数据。
此外,从中小银行的表现来看,江苏银行的表现最为亮眼,它的累计用户数、日活跃用户数等2项排名,均仅次于国有大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谓是“城商行第一位”。月活跃用户数排在江苏银行之前的,是网商银行与江苏农信,可见江浙地区的手机银行App创新力度十分强大。
从手机银行竞争力比拼的结果来看,与江苏银行同样位于江浙地带的,包括上海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我们也发现,入选的民营银行仅有网商、微众这两家,它们的日活跃用户数排名分别为第27、第42位,月活跃用户数排名分别为14、42位,相较传统银行而言,整体处于中等偏后的位置。
(二)突出品牌调性:哪家App能让你快速记住?
身处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近两年我国涌现出众多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十分注重80后、90后等年轻客群的需求偏好,因此向公众展示出差异化的品牌调性。反观众多的手机银行App,能否让人感知到它的独特品牌定位?
表2:12款手机银行的差异化品牌调性解读
资料来源:上市银行年报,零壹智库
零壹智库翻阅了36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发现其中有12家银行明确提出了手机银行全新服务理念,其中工商银行提出的“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最为引人注目。同时,上海银行强调以“简智”为内涵的移动服务体验,郑州银行突出“精品市民银行”定位,渝农商行宣传“用户体验极致、线上线下协同、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战略,均可看出对于手机银行品牌建设的差异化布局经营理念。
二、线上流量增长:网民超9亿,疫情期手机银行用户达5.62亿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年底增长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促使手机银行的个人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攀升,将App建设运营作为线上获客的重点渠道入口。
图1: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CNNIC
年,各家银行均将手机银行进行多次迭代升级,嵌入了互联网政务、网络购物、网上外卖、旅行预订、在线教育、网络直播等生活场景,呈现出多元化的开放银行金融生态格局。《报告》披露了手机银行嵌入的两项重要场景,即互联网政务与网络支付。
(一)“手机银行+互联网政务”:新冠疫情之下,用户增速明显
《报告》显示,年11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整体上线试运行。截至年12月,32个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个人用户注册数量达2.39亿,较年底增加万;其中,实名注册个人用户达2.21亿,占比为92.5%,较年底增加万。
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体办件量万件,其中线上办件万件,占比为35.2%,浙江、广东、河南、四川、上海、北京等近30个省市均推行“健康码”。手机银行App在春节期间,快速上线疫情专区服务,嵌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居民提供缴费与疫情防控查询服务。
图2:年-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个人用户注册情况
资料来源:CNNIC
此外,极光大数据发布的《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年1季度,由于疫情引发的“宅经济”模式,人们上网时长普遍增加。其中,手机银行在年3月的用户规模为5.62亿,较年同期增长0.81%,入围了App用户规模同比增长TOP10行业。尽管手机银行在10个行业之中的增速排名靠后,但在用户规模上排名第三,仅次于短视频的8.52亿人、综合商城的8.25亿人。
图3:疫情期间的线上端用户规模同比增长TOP10行业
资料来源:极光大数据
(二)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8亿
伴随金融科技发展,手机网络支付应用于交通出行、旅游外卖等高频场景,已成为拉动消费升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跨境业务的重要手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3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8亿,较年底增长1.68亿,占网民整体的85.0%;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5亿,较年底增长1.82亿,占手机网民的85.3%。
图4:年12月-年3月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与使用率
资料来源:CNNIC
三、手机银行用户规模:华夏银行落后,江苏银行居城商行首位
下文围绕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这一项指标,从年累计用户数排名、全国性商业银行近三年用户增长趋势、地方性银行近三年的用户数等三个维度出发,为您直观呈现手机银行用户规模的排名情况。
(一)年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综合排名
零壹智库统计发现,纳入我们研究对象的39家银行之中,披露了年度手机银行用户数据的合计为24家银行,具体包括5家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仅列出月活用户数)、1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未列出手机银行数据)以及9家地方中小银行。结合用户规模体量,我们分为以下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用户数达到“上亿级”的6家银行。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均为国有大行,招商银行凭借1.14亿户的用户规模,名列第6位。在国有大行之中,排名第一的依旧是“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达到3.61亿户;之后是建设银行的3.51亿户,农业银行的3.11亿户。
统计发现,6家国有大行之中,仅交通银行未披露手机银行用户数。结合此前发布的《手机银行年上半年排名:工行总量第一,建行活跃户多,招行两大App追赶国有行》,交行年上半年的手机银行用户量达到万户,并且排名处于招商银行之后,因此预估年排名维持在第7位;
第二梯队是用户数在0.1亿-1亿之间的7家银行。用户规模最高的是平安银行,达到.95万户,仅次于招商银行;其后是民生银行的万户,中信银行的.87万户。这一梯队用户量最低的是华夏银行,达到.09万户,尚不足前一位兴业银行用户规模的50%;
第三梯队是用户数低于0万户的11家银行。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苏银行万户、北京银行万户、上海银行.42万户。其中,江苏银行在年报中提到,年该行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数位列城商行第一位,直销银行客户数居行业前列,可称为城商行之中的“手机银行之王”。
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一梯队也涵盖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它们被城商行超越,一家是浙商银行.68万户,另一家则是三年未发布年报的恒丰银行,手机银行累计万户。排在末位的是无锡银行,仅为55万户。
图5:24款手机银行年累计用户数排行榜(单位:万户)
资料来源:各家银行年报,零壹智库
说明:
1、上表展示了24家银行的年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纳入研究对象的剩余15家银行,未披露年数据,具体包括: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紫金银行、西安银行、青农商行、渝农商行;
2、华夏银行年报披露指出:“手机银行客户数增长22.61%”,因此基于年手机银行.1万户,推算出年手机银行用户数为.09万户;
3、光大银行年报披露指出:“手机银行、阳光惠生活与云缴费三大APP累计用户.3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1.41%”。经与该行确认,未对外单独披露手机银行数据。此外,光大银行在年新设立了数字金融部,年上半年我们统计出该行手机银行用户数低于年报数据,可见组织架构调整是影响其手机银行APP用户数统计口径的一大核心因素。
(二)全国性商业银行-年手机银行用户增长趋势
仅从年当年数据,我们无法完整观察出各家银行构建手机银行的发展增速快慢,因此选取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近三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鉴于渤海银行公开渠道未披露完整年报信息,因此纳入研究范畴的合计银行数量为17家。
从下图展示的手机银行用户数增长情况来看,国有大行占据前五位,并且连续三年的排名座次均未发生改变。工商银行始终排在第一,其后则是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连续三年的手机银行用户数均超越了中国银行,可见扎根农村县域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虽然交通银行未披露年数据,但该行年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为万户,落后于招商银行同期的.04万户。从复合增长率来看,中国银行在国有大行之中最高,达到25.22%。
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中,招行凭借“零售之王”位居首位,其后是平安银行。尽管光大银行未披露年手机银行用户数,但我们观察到年该行用户数为.33万户,仅次于平安银行,位列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第三位。此外,我们发现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最高的是浙商银行,达到77.06%,其后是平安银行的46.44%、招商银行的42.94%。
图6:17家全国性银行的-年手机银行总量与增长率(单位:万户、%)
资料来源:各家银行-年报,零壹智库
说明:
1、恒丰银行未披露、两年的年报,因此手机银行用户数仅显示年;
2、交通银行与光大银行披露、年手机银行用户数,但年并未单独披露;
3、渤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