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国际在线
人民政协网7月5日电(记者李宏鲍蔓华)在杭州开了3年专车的路师傅最怕的莫过于开车途中遇到充电难、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但去年以来“路师傅”们惊喜地发现,以往的出租车管理服务中心升级成为网约车驾驶员综合服务场所。司机们能进入站点歇歇脚,享受无线网络、手机充电等。像这样的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站点,在杭州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常见。
“这就是我们的‘加油站’,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宝、雨伞等一应俱全。”结束一天的奔波,快递员小周来到永康市金水湾小区门口的红色驿站,给自己倒上一杯热水。自从金水湾小区“金华有爱·红色驿站”建立以来,他就成为这里的常客。
在宁波甬爱e家的“甬爱乐学角”,快递小哥陈师傅在跑单的间隙一边为手机充电,一边看着沉浸学习的孩子,享受亲子时光。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碰上电动车没电没气,还能换电池、充气……在浙江,工作在“云”上、奔波在路上的新就业群体转角遇到“爱”的温暖场景随处可见。全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的休息就餐、疫苗核酸、车辆修补等多跨场景一体的人性化、暖心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站点)已达个,年以来累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23万人次。
发挥联心联动凝聚“流动党员”
年1月28日,义乌市稠江街道党工委在松门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T3网约车流动党支部授牌仪式,余名流动党员过上了“离土离乡不离党”的组织生活。有着20年党龄、来自广东的司机师傅林海涛难掩心中激动,“这个党支部,就是我们在义乌的家。”
通过不断联系、联心、联动的工作法,浙江各地吸引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纳入网格化管理,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鼓励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亮明身份,就近就便参与学习活动,建立健全行业党委。
杭州市去年出台《全市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指引》,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场地进行功能完善提升,打造覆盖全市的综合服务矩阵。在基础服务之外,各地站点还为“小哥”们提供了更多的延伸服务。如富阳区东洲街道以4个新业态群体综合服务站点为圆心,梳理辖区内16个快递集中投放点并张贴就近服务站点引导牌,将服务站点地图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