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往往采取外派培训模式,公司员工按照课程安排集中到院校、机构学习。而现在,培训办到了自家企业里,企业能够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地点,大大地缓解了工训冲突。”日前,越城区应急管理局在浙江绍兴三圆石化有限公司启动了安全生产自主培训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路,公司安全总监赵延红感触颇深。
(理论和实际结合授课,同时也把课堂搬到了车间)
赵延红介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他们逐步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安全培训管理机制,在遵循培训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从自身生产和需求、特点出发,安排和设置培训的课程内容,创造出一套具有三圆自身特色的企业自主培训模式。“如设备仪表维护、加工工艺提升等内容培训,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能实实在在服务安全生产”。不仅如此,赵延红说,从前段时间的考核结果来看,这种“量体裁衣”式的培训,还大大提高了培训的质量。8月1日,公司第一批自主安全培训人员共37人参加计算机在线理论考试,有36人一次考试合格,通过率97%以上,较企业自主培训前92%的通过率,提升了5%。其中90分以上的有27人,占比73%,满分员工有2人。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推进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工作,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存在着培训覆盖面不够广、培训方法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浙江省应急管理厅特制定《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实施方案》,不断深化细化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工作。《方案》指出,安全培训要企业自主与部门推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操实训相结合,实现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安全”、安全管理人员“会安全”、从业人员“懂安全”的目标要求。
“企业是用人的主体,最清楚需要什么人才、培训什么技能。”据了解,为破解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工训矛盾突出、培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越城区积极开展企业自主培训新探索,目前已培育浙江医药昌海生物有限公司和浙江三圆石化有限公司2个自主培训企业。今年9月,绍兴市首家企业安全生产自主培训示范基地还在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越城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将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已有经验做法,让越来越多地企业自己培养“能工巧匠”,切实筑牢企业安全生产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