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7月5日,两市继续维持窄幅震荡态势,上证指数微涨0.19%,继续围绕点波动,深证成指微涨0.80%,创业板指涨0.98%。概念方面,维生素板块表现不俗,整体指数涨幅为5%。其中兄弟科技、金达威和浙江医药涨停,新和成涨超7%,亿帆医药和新诺德涨超5%。
东兴证券表示,6月初BASF路德维希港冷却系统装置发生工伤事故,受此影响,BASF维生素A停止报价;4月末,帝斯曼因污水处理问题导致其VA停报,期间VA、VE供应减少,二季度至今,VA市场均价累计上涨27%,VE市场均价累计上涨31%。受原材料涨价及安全环保影响,维生素B1、B3、B5价格持续维持高位。
年-年维生素价格暴涨,部分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新进入者加入到市场竞争。但由于彼时项目竞争力不强,产品技术进步有限,维生素行业未能打破原有竞争格局。
年,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推进,医改迈向更深层次方向,整个医药行业面临行业重构与市场调整,维生素企业的业绩面临下行压力。
而维生素作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以及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大部分维生素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面对较高的技术壁垒,如何在维生素行业竞争力方面做出最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成为未来5-10年中国在维生素行业出现全球性企业萌芽的关键。
那么,在充满挑战的维生素行业上市企业中,究竟谁的科研投入最高?谁是行业科创黑马?谁的研发人员最多?谁的综合实力最强?谁是“科创龙头”?
为此,新浪财经启动中国“科”公司评选,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力求筛选出中国最具科创实力的上市公司。
从研发投入上来看,维生素概念股中,亿帆医药以6.2亿年度研发支出夺魁,紧随其后是新和成年度研发支出为4.57亿元,排名第三的是安迪苏,年研发支出为4.03亿元。
以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维度来看,亿帆医药依旧位居首位,年年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13.4%。广济药业和新和成占据第二和第三之位。此外的10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之比未能突破5%。
研发人员数量上,仅有新和成和浙江医药的研发人员超过名,其中新和成以名研发人员的绝对优势拔得头筹,拥有名研发人员的浙江医药居次。东北制药的研发人员数量为名,排名第三。花园生物则以90名研发人员的相对劣势位居末位。
虽然在研发人员数量上卫信康未能获得有利排名,但是从研发人员占比来看,卫信康以22.49%的研发人员占比排名第一,拥有名员工的亿帆医药以18.49%的研发人员占比居次。而新和成则以微小差距排名第三。
中国“科”公司评选是由新浪财经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服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大数据产业应用研究基地提供数据支持的年度评选,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科研力量的多维度评比,得出中国最具科创实力的上市公司。
最终榜单将于7月16日新浪中国“科”公司峰会揭晓。届时新浪财经将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科研价值研究报告》和《中国科创企业全景洞察报告》两份重磅报告。在此之前,新浪财经将逐步推出多维度子榜单,帮助投资者洞悉上市公司真正的“科创”含量,同时,也向市场中坚守科创的力量致敬!
参会报名联系人:zhangxian1staff.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