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206/4769940.html文/王云辉,作者
今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高考作文刷屏了。
其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当属浙江省的考题:“虚拟现实以及VR技术”。
很多人说,这题出得好,贴近当前的科技热点,是“史上最潮的作文考题”。
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作文题目,其实是不妥的。
所谓文以载道。高考语文题目,最重要的还是厘判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文化学识,而不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以及或许连出题老师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虚拟与现实。
时至今日,VR依然还是一个前沿概念,无论技术、产业还是市场生态,都还远未成熟,更遑论未来的形态。
VR到底是怎样的,它的“虚拟世界”到底有多“虚拟”?未来成为现实世界的“现实”,又会有多“现实”?这些问题,不要说那些埋头课书的孩子,就算是很多科技从业者,都不见得有清楚的理解与判断。
最重要的是,对落后地区的孩子来说,VR这样的新概念成为高考作文题,已经成为另一种隐性的教育不公。
这些孩子别说几乎不可能有VR的体验,甚至可能连VR这个名词,以前都未必听说过。
没有切身的体会,他们如何来区分题目背后,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思考与答案?
难道,只靠着电视里的西游记和黑客帝国,凭空想象吗?
诸如此类的题目,其实并不在少。
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老腔”,成年人知道的都没有多少——好在北京卷至少还给了另一个备选题目;
比如去年的一个题:家长开车在高速路打电话,孩子劝他不听后报警——有几个农村孩子知道,这个行为代表什么危险?知道在高速路上停车等警察来处理又有没有危险?
比如去年的另一个题,说蝴蝶的翅膀是没有颜色的,但因为有特殊的结构,在阳光下会显示出五颜六色,这个设定甚至完全违背了科学事实。
过去,朝廷取士的八股文,需要学子对时*有更敏锐的洞察,题目中往往也隐含*治走向,其原因在于,当年的考试,本来就与*治直接挂钩,通过考试的学生,需要直接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所以必须上察大势,下晓民情。
而如今,生产力的飞速增长和社会大分工,已经让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都更加多元化,而筛选从业者的职能,已经被公务员考试乃至各种职业资格与技能考试取代,高考已经只是学生从基础学习转向专业学习的门槛。
在迈过这道门槛前,学生并不需要遍知天文、地理、时事、科技,只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习方式,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社会生存能力。
诚然,为了避免考生押题,最好地审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出题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但各位老师的考题,你们能不能不要再拍脑袋,也多站在考生角度,换位思考一下?
你们出的题,不但要让城里孩子看懂,也应该让乡下孩子看得懂,做得会。
别忘了,地大物博的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在不同地区,经济与文化还有着巨大差异的发展中国家,信息鸿沟还远未填平。
对社会信息的获取不对称,不应成为影响高考公平性的关键稻草。
要知道,高考,这已经是莘莘学子,人生道路上最后一个不看颜值,不拼爹的,相对公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这也是另一种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