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对酒,人生有酒须当醉 [复制链接]

1#

梨花风起正清明,为避疫情不出城。闲居在家正好可读点书,聊以打发时光。

清明日读清明诗,唐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画卷,妇孺皆知。

贾岛的《清明日园林寄友人》:“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晴风吹柳,春和景明,朋友欢聚闲聊,寄语友人。

读一读宋高翥的《清明日对酒》不免令人顿生颇多感慨。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扫墓,寄托哀思,是传统习俗。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好多地方提倡网上祭奠,限制到坟上墓前。我是提前在春分节后陪妻去了芒山公墓,为逝去多年的岳父扫墓。一年多未去,加之去年“7.20”洪水冲刷,整个墓园很是荒凉。若非疫情,清明节应当是诗人首句描写的那样“各纷然”的情景。

冥纸成灰,灰飞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使我想起了庄周化蝶、杜鹃啼血的美丽神话。但是,不管烧多少纸钱都只是聊以寄托对故人的哀思罢了。

祭扫只是个仪式,完了各归各家,继续“夜归儿女笑灯前”的平淡生活。狐狸虽然未必会因寻找祭奠的果品点心而“日落眠冢上”,可狐死首丘的典故,多少还是能给人心灵以震撼。屈原在《九章》里说到“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诗的结尾让人联想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的古诗。又令人想起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及时行乐,与核心价值观不符,不应倡导,但人生苦短,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发人深省。

高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南宋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