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新增生物医学本科专业,授予浙大和爱大双学位
一群海归教授创办
想让生物学和医学“交叉进化”
爱丁堡大学教授与生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小组讨论课。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浙江大学新增审批本科专业1个,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0个。这些新增专业基本都会出现在今年的招考名录中。
值得一提的是,新增审批的生物医学本科专业,为浙江大学在国内首创。
实际上,生物医学为教育部和浙大现有专业目录中已有专业,这次是审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于年获批建设国家试点学院,年与香港大学同期在亚洲首次设立该专业,采用3+1国际化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适应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生物医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一群年轻归国教授创办的专业
“年设立生物医学专业的时候,是在基础医学院下面,当时审批的是生物医学(TK),今年新审批的是生物医学(TKH),TK是特控的意思,是指国家对这一专业审批严格控制,而H指合作办学。”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院长欧阳宏伟说。
这一专业,可以说是欧阳宏伟和浙大基础医学院一群年轻归国教授们创办的。
今年47岁的欧阳宏伟,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做了一名骨科医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7年后,觉得不够‘好玩’”,所以,他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了博士。
“我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念临床医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组织工程学博士(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交叉学科),交叉背景帮助我很多,这也是我后来喜欢学科交叉思维,无论研究,还是教育。”欧阳宏伟说。
年,机缘巧合,他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当时是最年轻的医学教授。“我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骨科医生,能治好刘翔、姚明的疾病,后来我发现,教育会比研究更有贡献。去实现一个教育梦想,是目前来说我的人生里最重要的事。”
于是,年,时任浙大基础医学院院长的欧阳宏伟,决定筹办生物医学专业,并于年开始招生。
“当时这个专业是在基础医学院下面的。之所以找爱丁堡大学合作,是因为他们是世界医学的起源,由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培养的医学教育家创办了美国五个常春藤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的医学院,同时,是达尔文的母校,多利羊(世界第一个成功克隆的人工动物)的故乡。”欧阳宏伟说。爱丁堡大学求学或执教的师生影响人类很多重要的生物医学进程,如:将清洁消毒引入外科手术的李斯特、将氯仿用于手术麻醉的辛普森、定义白血病的本内特,以及发明试管婴儿技术的爱德华兹。
连接生物学与医学的跨学科专业
那么,“生物医学”到底是什么样的专业呢?是一个新兴的连接生物学与医学的跨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的目标,主要是运用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技术,来探寻和完善人体健康知识,创新人体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手段。“个人认为生物医学专业最酷的地方有:再生医学技术,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欧阳宏伟说。
比如,再生和抗衰老,需要生物学和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研究干细胞技术、生物材料技术和三维打印技术等,合成各种人体器官组织,让损伤的人体可以像汽车保养一样换新零件,也可以保持机体年轻健康态。
再比如,肿瘤免疫治疗,就是用肿瘤的特异抗原训练免疫细胞,像警察抓潜伏的坏蛋一样杀肿瘤,有很多临床试验了,以前很多不能治疗的病人也能治了,甚至治愈。
年,两校合作升级,成立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同年面向高考直接招生。该学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