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日,未名医药公布年半年报,公司收入5.51亿元(+71.74%),其中生物药品制造业收入3.69亿元(+14.8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收入1.83亿元;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1.53亿(+75.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7亿(+69.57%)。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年9月完成反向收购导致报告期合并范围增加,报告期新增了原万昌科技的精细化工产品的利润。
鼠神经生长因子是公司的主要产品,报告期收入3.44亿元,营收占比62%,同比增长18.27%,增速略超预期。医院终端控费、招标限价等因素影响,销量下降,收入为0.25亿元,同比下滑18.20%,毛利率44.82%,同比下降14.47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精细化工板块整体收入同比略有缩减,但毛利率明显提升,由39.50%升至44.63%。
单抗布局:
单抗业务目前在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安徽未名(安徽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孵化,安徽未名于年8月在合肥半汤生物经济实验区成立,目标建成全球最大的抗体药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占地.85亩,主要建设抗体药研发中心、中试生产线、GMP生产线及配套检验、仓储、动力、环保、生活办公设施,总规划建筑面积771平米;项目计划分期投入亿元。
目前安徽未名已购买4个抗体药品种,其中3个购自张江生物,分别为重组抗CD25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得新药证书)、重组抗CD5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完成临床2期)、重组抗CD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完成临床1期),此外阿达木单抗已完成临床审评。公司后续还有6个临床批文产品。
对外合作方面,安徽未名已与世界最领先的抗体药研发机构之一美国BioAtl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该公司大中华区第四代抗体药唯一合作伙伴,重点开发该公司第四代抗体药技术平台——条件活性生物制剂(CAB)平台,已启动CAB平台下的抗AXL抗体(治疗肺癌和乳腺癌)、抗LAG-3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2个第四代抗体药项目。安徽未名还与包括中科大、南京医科大学在内的多家研究单位合作,在已合作的LUNX单抗、EpCAM单抗、Trop-2抗体和C-Met-阿霉素抗体偶联药物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靶点,发现与新药开发,不断开发出新的单抗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