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国海Healthcare医药行业估值
TUhjnbcbe - 2021/3/31 20:53:00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年2.18-3.5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2.67%,申万医药跑输科创50指数5.21pp,跑输沪深指数3.28pp;子行业方面,化学原料药跌幅最末,医疗服务跌幅最高,排名依次为化学制剂(-0.09pp)、化学原料药(-1.30pp)、医药商业(-3.58pp)、中药(-8.90pp)、生物制品(-11.22pp)、医疗器械(-12.94pp)、医疗服务(-23.18pp)。估值方面,年3月5日申万医药平均PE为43.94倍,相对A股扣除银行估值溢价率.78%,从历史情况来看,估值溢价率处于历史中枢偏下位置,估值性价比逐渐凸显。

投资策略:医药行业估值性价比开始凸显,适时布局高景气赛道和高成长个股

短期剧烈杀估值幅度历史之最:春节后两周多时间(12个交易日),受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上行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市场风格出现剧烈变化,A股表观高估值板块和个股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2.67%,跑输沪深指数3.28pp,以医药行业相对表观估值和景气度最高的子行业CXO板块为例,行业龙头药明康德下跌约31%,药明生物下跌约34%,泰格医药下跌约32%,康龙化成下跌约36%。12个交易日杀估值幅度均为近五年历史之最,医药行业整体的估值性价比开始凸显。

从历史看当前位置的行业估值性价比:近十年医药行业两次较大幅度回调分别出现在年和年下半年,叠加本轮下跌,这三次大幅度下跌市场均有加息预期影响,但与本次下跌不同的是,前两次医药板块本身都有较重大*策性利空出炉,行业估值逻辑和利润预测产生剧烈变化,医院药品采购推出首次“集采”的探索方案,年下半年叠加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的首轮正式集采,重大的行业利空重塑了制药板块格局和估值逻辑。而此次下跌是纯粹加息预期影响,*策层面无不稳定因素,医保局的相关集采活动和国家医保谈判已经常态化,且高景气细分行业的增速显著高于前两次下跌时的行业增速,我们认为本轮剧烈杀估值下医药行业高景气的细分子行业到了可以开始重新配置的时机,因此,我们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长期来看,重申年的行业观点与投资思路:年医药行业的核心逻辑是后疫情时代回归医药行业产业升级主旋律,简单总结四个方向:真创新、新制造、新消费、新服务。

1)真创新:随着港股新*、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行,创新型生物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渠道打通,医保目录谈判、药品、高值耗材集采进入常态化阶段,国内传统创新药进展加速、竞争也日益激烈,一线、二线Biotech公司均开始逐渐迈入商业化阶段,只有真正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差异化创新、原始创新,具备较好商业化布局的真正创新药械企业才能在创新药械商业化竞争新阶段取得估值溢价与良好的商业化机遇,特别是本轮医保谈判的重磅品种进入企业,建议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海Healthcare医药行业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