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财报简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
TUhjnbcbe - 2021/4/18 20:49:00

今天三家医药外包公司再次交出景气成绩单。

财报简评:

药明康德,10月29日(周四)盘后披露年三季报业绩:

公司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27.34%;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4.77亿元,同比增长34.4%。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5.83亿元,同比增长35.44%;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9.58亿元,同比减少44.3%。

整体来看,药明康德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较高增速主要得益核心业务稳定高增长:

1、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23.38亿元,同比增长38.88%。

公司小分子药物发现和药物分析测试服务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化学客户定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3%,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77%。

2、合同研发与生产(CDMO/CMO)服务实现收入15.48亿元,同比增长54.91%。

年前三季度,公司推进“跟随药物分子”发展策略,小分子CDMO/CMO服务新增分子数量超过个,包括从外部(客户及其他供应商)赢得的25个正在进行II/III期临床试验的项目。截至9月30日,公司小分子CDMO/CMO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项目超过个,其中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42个,已获批上市的项目26个。

3、从客户方面来看,公司“长尾客户”战略持续发力,大型制药企业渗透率继续提高。

公司来自海外客户收入90.23亿元,同比增长25.3%;来自中国客户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34.4%。公司不断拓展新客户,公司来自原有客户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29.1%;来自新增客户收入7.06亿元。

公司来自于全球“长尾客户”和中国客户收入79.38亿元,同比增长28.4%;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38.77亿元,同比增长25.1%。

中长期来看,基因和细胞治疗CDMO、临床CRO是公司主要增长动力。

公司的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提供细胞和基因疗法产品的CDMO服务和医疗器械测试服务,收入占比12%,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空间广阔,未来生产外包需求较大。临床CRO服务收入占比8%,临床CRO市场规模高于临床前CRO,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持续加速布局,目前基数较低,未来有望保持30%以上复合增长,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财报简评:

泰格医药10月29日(周四)盘后披露年三季报业绩:

公司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00亿元,同比增长13.27%;净利润13.18亿元,同比增长.57%;扣非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3.57%。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48亿元,同比增长22.31%;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81.37%;扣非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29.35%。

整体来看,泰格医药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公司主营业务加速恢复。公司CRO医药外包业务主要聚焦临床阶段,医院开展,因此疫情下受到影响较大,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同行公司。随着国内疫情控制,医疗机构运营恢复正常,至三季度临床CRO业务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2、公司前期扩大服务产能,项目储备丰富,在手订单充足。子公司方达医药新近增加2万平方米实验室,拓展了DMPK和临床前动物实验服务;此前公司完成收购Biotranex、ACMEBioscience,进一步拓展DMPK、有机合成、药物化学等能力。

相较同行业医药外包公司,泰格专注临床阶段,是全球十大临床CRO中唯一的一家中国CRO机构。年获批的13个中国1类新药中,7个由泰格医药或子公司助力研发。

目前公司已有个服务网点(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覆盖多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并在亚太、北美、欧洲等地区的10个国家设立海外子公司。国际化拓展延伸了公司的业务半径,公司以行业领先的质量标准和项目交付速度,得到越来越多全球创新药企业认可。

财报简评:

康龙化成于10月29日盘前披露年三季报业绩:

公司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86亿元,同比增长36.53%;扣非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85.34%。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3.93亿元,同比增长40.69%;扣非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42.31%。

从细分业务板块来看,目前实验室服务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同时也是毛利最高的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3.27亿元,毛利率43.28%,同比增长37.64%,占公司营收64.89%。疫情期间,海外客户的研发以及海外其他CRO企业服务受到限制,公司承接了更多海外订单,实验室服务收入实现较快的增长。

公司CMC业务实现营收8.30亿元,同比增长36.54%,占公司营收23.14%。据公司半年报,公司完成药物分子或中间体个,其中临床三期35个,商业化阶段2个。

公司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实现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32.05%。海外临床业务第二季度受疫情的影响较大,国内临床研究服务在第二季度逐步全面恢复。环比增长70%,业务恢复速度较快。

此外,公司预付款项同比增长.23%,主要系预付的原材料采购款项增加所致。在建工程同比增长.22%,证明公司未来有新产能释放。合同负债,即可理解为与客户签订的订单,同比增长58.06%。

这些财务数据均表示,公司经营向好,业绩预计持续高增长。

公司核心业务业务药物发现CR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份额多年保持全球第三,中国第二,占据全球药物发现CRO服务2.3%的市场份额,客户覆盖全球排名前二十的跨国制药企业,包括阿斯利康、强生、默沙东等跨国龙头企。自成立以来,已向全球各地超过名客户提供服务。

中长期来看,通过追踪创新药企业融资数据、新药研发活动可以看出,目前临床CRO行业处于景气阶段。

至年国内医药投入增速超16%,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今年1-8月,国内创新药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金额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7.4%。上半年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投入平均增速超过35%。在国内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策推动下,创新药发展趋势明显。

上半年一级市场创新药企融资活跃表明医药外包行业需求旺盛,此外在疫情影响下产业链向国内转移趋势持续;赛道长期来看受益于药物创新化趋势,在我国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背景下,药企乐于通过外包降本增效,因此行业天花板较高。

市场本来对疫情影响海外客户订单存在担忧,但创新药企在研发投入承压的情况下,更乐于通过研发外包降本增效;且外资医药外包企业在海外疫情影响停工,有助于国内企业提高份额。

CXO医药外包行业仍处于长期景气阶段

首先,通过追踪创新药企业融资数据、新药研发活动可以看出国内创新药行业发展火热。至年国内医药投入增速超16%,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今年1-8月,国内创新药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金额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7.4%,上半年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投入平均增速超过35%。

其次,在疫情影响下产业链向国内转移趋势持续。市场本来对疫情影响海外客户订单存在担忧,但创新药企在研发投入承压的情况下,更乐于通过研发外包降本增效;且外资医药外包企业在海外疫情影响停工,有助于国内企业提高份额。

最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医药产业正处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拐点,研发投入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年预计全球CRO行业年均增速约为11.0%,而国内CRO行业增速约为25%,未来空间广阔。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创新药医保谈判等*策带动国内创新药研发生产需求,面对研发流程日趋复杂、成本不断攀升,药厂逐步提高研发外包比例,使得中国CXO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全球。

读完顺手点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财报简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