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Q:以后的战略是一体化还是全球化?
A:全球化泰格一直在做,欧洲、美国都在做,欧洲我们稍微强一点。全球市场在泰格目前不占主要位置,以后肯定会提升。新冠肺炎的项目,泰格也拿了一些单子,在南美一些国家泰格已经把队伍建立起来了。过去3-5年,泰格在CRO的各个环节都在布局,希望未来在每个细分领域建立起来优势,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Q:像药明康德、凯莱英都在往后端延伸,泰格医药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A:纵观历史,药明康德一直想往临床做,但是一直做不过泰格。泰格也有临床前,但是泰格的临床前也做不过药明康德,这是大家公认的。未来3-5年,泰格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在中国的昆泰、科文斯,昆泰的价格还是比较强劲,目前科文斯的价格体系已经慢慢在向泰格靠拢。
Q:泰格今年的人员扩张计划?
A:上半年人员是个位数增长,本来今年年底要招到人,现在受疫情影响,估计今年到人。每个部门人员增加比较平均。思默做到人就本来不想扩大的,但是津石已经做到人,普蕊斯也人了,所以这块还是需要继续做,不能丢到,现在利润率也还可以,能达到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不能再控制人数往下掉了,医院已经养成习惯了,没有CRC根本不接活了。
Q:公司对于方达的定位是怎么样的?
A:方达还在重组的过程当中,两周前方达中国区总经理也到位了。方达最近也做了并购,方达之前是在国外,主要做三块工作,生物分析、CMC、DMPK,GLP相对较小。在国内主要有两块,生物分析和BE,还有不到人的CMC。上个月我们还并购了在张江一家做API的,它也有一个小的团队做Discovery。希望未来1-3年内,方达会接下来全产业链布局完,GLP方面,我们在苏州建了-0平的大楼。希望在一到三年内再收购GLP的,真正能达到收购的大概3-4家。泰格的基金也收购了南京鼎泰。在临床前的领域,希望未来3-5年能和凯莱英和康龙化成竞争,和药明康德暂时不能比。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也在看很多并购的标的。
Q:CRO一体化的趋势是行业必然的吗?
A:从二级市场、一级半市场投资看,一体化的公司比较有吸引力。能做到底、一体化是全行业的趋势,如果只能做其中的一两块,那肯定会失去一部分客户。
Q:目前海外并购的计划?
A:临床这块,在亚太基本不会有大的并购,可能日本有好的CRO出来会看。东欧和南欧,我们相对而言强一点,队伍扩张了一倍。西欧在建队伍,因为EMA从英国移到了欧洲。英国离开欧盟以后,市场相对单一。如果和欧盟未来不互认的话,可能会收一家英国的公司。南美我们要收一两家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已经签了。现在美国市场也在看,也有中美关系的影响,也通过介机构在看。我们在美国的生意已经有了,只是队伍小了一点。
Q:未来美国市场的规划是什么?
A:美国市场未来3年内都不指望挣大钱,美国的成本很高,美国市场今年只要能做到收入增长就可以了,亏损不要紧,规模先起来。美国收入,主要是国内和亚太的一些客户走出去,我们去做这一块项目。3年之内,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要到20%。
Q:细分业务要做大做强,具体指什么方向和想法?
A:细分领域里有一些毛利率比较高,我要求我们每个部门去找对标的公司,尽快去占有对应的市场。影像、PA、四期临床我们都可以做。未来越多新药上市之后,四期临床也会越来越多。
Q:如何面对中低端的竞争?
A:用EDC来打,泰格不太会去做中低端的项目。
Q:我们在CDMO领域也会布局吗?
A:目前没有这方面布局,目前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做这块,现在的计划是把三期以前的都做掉。不看好CDMO企业,发达国家CDMO都是亏损的。竞争对手目前都走得很前面了,泰格想赶上去也希望不大了。未来布局还是希望能带来生意,项目不要留到竞争对手那边。
Q:全球前十大CRO中一体化的多吗?
A:昆泰本来也想做临床前,但是做失败了,现在前十大里面,一体化比较成功的就是科文斯和LabCorp。临床前现在还有红利,但是五年之后一定是碎片化的市场,因为不需要在每个领域都特别钻。我们短期内,可以借助临床前冲一冲,但是长期看我们还是focus在临床上。IMS是指望大数据的,不会靠临床前,我们有个创新小组,专门看大数据这块。
Q:方达在药物发现这块会做吗?
A:方达收的这家里就有一个团队在做,只是不太强,他是在做小分子,没有大分子。未来我们可能会收购,也可能会自己建队伍起来。现在我们对Biotech的投资,已经从小分子拓展到大分子、细胞基因治疗,都会做战略性投资。
Q:器械临床这块业务怎么样?
A:器械临床我们也会一直打到最后,原来我们只做器械临床和注册。最近投了一家器械的CDMO,东莞的那家。器械的CDMO壁垒很高,比药物的额CDMO还强。
Q:早期项目的收入和增速怎么样?
A:早期项目的利润率是高一点,但是利润总额肯定是三期大。我们一期现在有70多个项目,相当于10个三期项目的利润,现在还是要把三期的项目数做大。现在40%-45%是早期项目,三分之一是三期项目。现在很多项目都跳开二期了,直接就上三期了,二期项目少一点。今年到8月底,大概新签了70多个项目。
Q:增加的客户是大客户还是小客户?
A:新客户多一点,神州细胞会给我们三十个项目。有些小客户会变成战略客户。原来战略客户有8家,今年会变成10家,战略客户会占到我们收入的60%以上。阿斯利康现在把四期项目也给到我们,罗氏现在也把三期注册性临床给我们,原来是把非盲态的给我们。
Q:和阿斯利康的战略合作,具体哪些合作成果是什么?
A:数据管理统计,现在全球都在帮他做。预计2-3年,阿斯利康能达到礼来的比例。一般是先给1期和4期的项目,然后给一些应急性的2期、3期的项目,比如昆泰做失败的项目给我们。现在大临床主要做四期和非盲态的。
Q:CRA和CRC的人均收入和单产与国际巨头有没有差距?
A:不太好算得出来,因为他们的中国区数据我不知道。CRA这块我们的产值也蛮高了,前年大概30万,去年能够有50万,没有疫情,能达到60万。美国没有CRC,只有中国有。数据管理统计肯定差不多。
Q:中层团队是否稳定?
A:新员工过了2-3年就稳定下来了,股权激励也都可以享受到了。股权激励是有3年服务期的标准,然后主管以上,现在还降了标准,高级职员以上就行,一般2年就能升到。小的CRO也都在降薪,我们还能吸引到一些好的人才。临床前的人才比较难招,我这边没有药明康德、凯莱英有吸引力。
Q:药物发现的重点?
A:肿瘤和免疫治疗占到50%左右,孤儿药还有关联的细胞基因治疗,眼科还有一些小品种。
Q:泰格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A:泰格是轻资产的公司,是靠人力的公司,人的管理是更难管理的。这么多年,临床前CRO和CDMO上市了有20家,但是临床CRO就一家。泰格现在90%的人才都是自己培养的,CRA不是很好做的,既要保持原则,又不能冒犯客户。
Q:阿斯利康临床三期被暂停了,后续会有什么操作程序?
A:还是要做分析,找原因,有独立评估委员会来做判断。如果和药物不相关,那就继续。如果和药物相关,就找原因,可能要继续补充试验。最终还是要平衡风险和收益。
Q:8月份经营业绩恢复情况?
A:临床入组速度恢复到70%。7月份恢复情况好一点,8月份又有点掉下来,9月份也更好一点。医院都开了,各个试验竞争也更充分一点。数理统计这块,整个1-8月份和去年打平,国内收入增长,国外收入减少,现在也有几个新的客户像强生。礼来恢复情况也不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